为什么补了钙肥还会缺钙?
一般情况下,土壤中有效钙含量低于10μmol/kg判定为缺钙。有很多农户会反映钙肥已经用下去了,氯化钙,但依然有缺钙现象发生。其原因可能是因为:
1、钙肥的质量不过关或是使用的时期不当。
2、生理性缺钙所致。所谓生理性缺钙,是指土壤本身含有足够的钙,而就是一些影响蒸腾作用或者根系生长的因素造成了钙无法被作物正常吸收,产生缺钙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土壤酸碱度、土壤水分及施肥等:
温度:过低,蒸腾拉力小;温度过高,作物气孔关闭,自然无法进行。
土壤酸碱度:土壤酸化使可溶性盐浓度加大,根系吸收钙难度加大。针对于南方土壤,酸性较强,土壤盐分过高,抑制了水分和钙的传导吸收。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过高会造成沤根坏死,干旱易引起根系失水、植株萎焉,寒亭副产氯化钙厂家,加上在这种情况下钙移动性更差,加剧了根系对钙吸收的难度。
施肥不当:铵态氮肥的过多使用会抑制钙肥吸收
用氯化钙作为叶面喷施肥对农作物补钙效果
喷施不同浓度的氯化钙对番茄产量构成因素有一定的影响,可提高番茄产量。
1. 可提高番茄的单果重。初花期 出果期喷施可增加番茄的单果重;
2. 可提高番茄单株产量。番茄单株产量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1%氯化钙喷施番茄单株产量较0.2%氯化钙喷施番茄单株增产量11%;喷施期间对番茄单株产量影响不同,初花期加初果期喷施比盛果期喷施增产35.6%;各处理组合间差异显著。
3. 能增加番茄单株结果数,通过分析可知,番茄单株结果个数随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不通喷施时期对番茄单株结果个数影响不同,氯化钙,其中初花期 初果期喷施喷施番茄单株结果数比盛果期喷施单株结果数增加1.19个/株;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1%氯化钙初花期 初果期喷施处理组合番茄单株结果数为4.6个/株,较0.2%氯化钙盛果期喷施处理组合相对比增加1.5个/株
4.能提高番茄产量。随着喷施浓度的提高,番茄的产量也随之提高,1%氯化钙喷施处理比0.2%氯化钙喷施增产3.9%;喷施时期对番茄产量影响不同,初花期 初果期喷施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达非常显著水平。
氯化钙是一种由氯元素和钙元素构成的盐,生产化肥原料用氯化钙,常应用于制冷设备所用的盐水、道路融冰剂和干燥剂。我们日常在马路上看到的洒水车,水里通常会加氯化钙,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保护路面。氯化钙水溶液是冷冻机用和制冰用的重要致冷剂,基建上能加速混凝土的硬化和增加建筑砂浆的耐寒能力,是优良的建筑防冻剂、凝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