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钙防冻剂的作用原理
防冻剂中各组分对混凝土的作用有:改变混凝土中液相浓度,氯化钙,降低液相冰点,使水泥在负温下仍能继续水化;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减少混凝土中能成冰的水量。同时使混凝土中可几孔孔径变小,进一步降低液相结冰温度,改变冰晶形状;引入一定量的微小封闭气泡,减缓冻胀应力;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化水清澈的副产氯化钙,增强混凝土抵抗冰冻的破坏能力。上述作用的综合效果是使混凝土的抗冻能力获得显著提高。 各类防冻剂具有不同的特性,山东寿光副产氯化钙,因此防冻剂品种选择十分重要。氯盐类防冻剂适用于无筋混凝土。
使用标准就是温度对应的掺量,24小时内温度在零上,之后在零下2° 对混凝土影响不大,但混凝土表面应该覆盖保温材料
0~ -5℃情况下施工,可掺加4~6%
-5~ -10℃情况下施工,可掺加5~8%
-10~ -15℃情况下施工,结块副产氯化钙厂家,可掺加8~10%
混凝土防冻剂使用标准就是温度对应的掺量,24小时内温度在零上,之后在零下2° 对混凝土影响不大,但混凝土表面应该覆盖保温材料目前国内生产的混凝土防冻剂的使用温度多在- 10 ℃~ - 15 ℃之间(可适用于- 15 ℃~ - 20 ℃的情况) 。
任何一种符合标准的防冻剂产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使用温度”(如- 15 ℃、- 20 ℃) ,说使用温度就是“允许混凝土施工的温度”并不错误,但应着重与混凝土抗冻临界强度联系起来理解,即在环境温度降到外加剂“使用温度”前,混凝土必须达到抗冻临界强度,这样混凝土才是安全的,否则混凝土有可能被冻坏。混凝土的使用温度越低,说明该防冻剂的防冻效果越好,混凝土越有更多的时间(含负温区) 来增长强度,从而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